鋁加工,勾勒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新路徑?,F狀:目前,中國鋁加工總體產能過剩,產品同質化嚴重、附加值低,低端鋁材占比大,深加工率不足 15%,隨著鋁加工裝備水平提升和產能結構調整,行業龍頭公司在部分高端應用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。未來展望:高端鋁合金材市場潛力巨大,集群效應凸顯,國內鋁加工行業進入智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收獲期。
政策+技術+產業環境多重驅動,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。1)政策驅動產業變局?!爸袊圃?2025”國家戰略將進一步拉動研發和技術升級,推動高性能鋁合金材料國產化進程,“一路一帶”戰略也將催生國內鋁加工的技術輸出。2)定位細分領域技術不斷革新。國內龍頭企業在汽車鋁板實現了技術突破,未來量產和進口替代空間巨大;鋁鋰合金、鋁基合金以及超塑性鋁合金研發上取得進展,國際體系認證助力國內企業布局快速增長的航空鋁材市場。3)美鋁加工板塊獨立上市,核心戰略得到有效驅動,發展歷程值得借鑒;國內企業外延并購,深耕研發向高端鋁材延伸,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合作,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。
新經濟推動高端鋁材消費爆發式增長。1)汽車“輕量化”推動汽車用鋁快速擴張。我們預測,到 2020 年,汽車鋁化率的上升將拉動單位車輛平均用鋁量保持 13%的年均增速,高性能汽車鋁板(ABS)有望保持 60%的年均增速。2)航空領域成就高端鋁材的精尖制造。C919 首飛工信部繼續推進航空鋁材國產化,預計 2025 年實現 95%以上替代,中國民機制造鋁材達到 10 萬噸,未來 10 年產品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25%。3)高效高速節能推動軌道“中國制造”,國內高鐵建設未來10 年 CAGR 達到 5%,“一帶一路”國際輸出以及“京津冀”城際鐵路有望超預期,高鐵以及軌道客車用鋁仍有 25 萬噸增量空間。
鋁材供應格局優化高端產能逐步釋放。1)總體增速維持平穩, “十三五”期間鋁加工材產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6%,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,擠壓材比例從 60%調整至 50%左右。2)新投產領域集中在汽車 ABS,航空鋁厚板和大截面擠壓材,過剩產能進一步淘汰,鋁加工行業向高附加值、規?;I域邁進。3)鋁加工仍面臨一定的技術制約。精整處理技術有待提升,全球在建 27 臺氣墊爐中國僅為 7 家,建設數量不能滿足需求;合金研制落后于發達國家,自主制造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。
三個維度定性產業格局,重點關注行業龍頭。1)企業生產線先進,轉型能力出色。2)專注于高端產品,具備出色的研發能力,細分市場已經有產能釋放。3)盈利能力、成本控制和成長性出色,產品毛利率 20%以上,獲得國際汽車、航空、高鐵領域技術認證。
風險因素:宏觀經濟下行壓力,技術升級難度大市場難以有效替代。
投資策略:低端鋁加工加速淘汰產能加工費下行空間有限,高端鋁材需求增速以及毛利率不斷上升。目前加工企業營業收入保持 20%年均增速,2016 年二季度行業利潤由負轉正。我們預計,2017 年低端鋁加工行業收入保持 10%~15%年均增速,毛利率階段性平衡,凈利潤增速預計保持在 10%~15%;深加工企業營業收入有望保持 20%-25%年均增速,毛利率保持在 15%-30%,凈利潤增速預計保持在 25%-30%的水平,我們首次推薦給予行業“強于大市”的評級。結合目標行業細分領域,產品毛利率和未來市場空間,重點推薦利源精制、南山鋁業,維持“買入”評級。